首页 / 综合新闻/ 正文
思政融合,共育“大国工匠”后备人才——上海大学邱仁富教授应邀来我校开设讲座
  • 发布人:xuanchuan
  • 时间:2021-11-25
  • 点击:1072
  • 来源:

为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与上海市教委《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专业课程规划与教学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合理调整课程实施方案, 2021年11月17日12点,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邱仁富应邀在行政北楼报告厅进行讲座。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年文韬、机电工程系主任徐名聪、机电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丁敏、机电工程系教学副主任安全、机电工程系全体教师、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讲座由辅导员孙苗苗主持。

 

邱仁富围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主题进行,首先讲述建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出现正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需要,一是从“边界”的概念走向“边际”概念。二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课程思政”在一定意义以上补充了“思政课程”的相对“不足”。随后,邱仁富讲述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作为“实践的理念”主要聚焦于“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的理念,它重点关注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课程的演绎来展现思政的思想引领、价值引领等。最后,邱仁富讲述课程思政建设的几种模式。

 

通过此次讲座,明确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定位,不仅为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有效方法,也使学生在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与思想品德等方面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培养大国工匠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机电工程系孙苗苗供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