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正文
我校举行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
  • 发布人:xuanchuan
  • 时间:2021-12-20
  • 点击:856
  • 来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及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加强与兄弟院校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交流,探讨构建具有上海民办特色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系。我校于12月16日上午在嘉定校区行政北楼会议室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交流研讨会。校关工委主任、党委书记金伟国出席并致辞,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中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二级院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现场参加。上海建桥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副校长陈伟,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段仁启,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玉,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刘丽应邀线上参加。研讨会由我校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学工部(处)部长陈其主持。

 

 

首先,我校关工委主任、党委书记金伟国代表学校对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兄弟院校的领导表示热烈欢迎。金书记讲到,高校要培养什么的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尤其对民办高校的领导。在新时代,关工委的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书记提出,关工委工作一定要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突出主旋律,构筑大思政格局;提高素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体现有重视、有特色、有载体、有阵地、有队伍的工作措施。最后,金书记希望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兄弟院校能分享经验,交流成果,大家共同为开创新时代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做出努力。

 

随后,与会各高校就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先后做了交流分享。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党关工委副主任刘丽以《汇聚“三全育人”合力 “五老”助推济光青年健康成长》为题,通过发挥老专家的名师效应,筑牢青年学生信仰之基;注重涵养工匠精神,启迪青年学生对职业精神的价值追求;注重厚植家国情怀,“五老”激励青年学生使命担当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的特色工作。

 

接着,由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朱新华介绍了近一年来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东海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举办讲座、上党课、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老教师、老教授自身经历和感受的分享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领,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段仁启就完善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思想引导,关心青年成长两个方面,分享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内容。通过开展学生教育引导、关爱帮扶活动,实施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海建桥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副校长陈伟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特点,分享了建桥学院依托“三馆”育人基地,建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导师的队伍;依托学校的党校阵地和“五老”特长,开创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的教育新模式;依托社团组织,引领学生做新时代的新青年;依托党建思政平台,发挥特邀组织员的传帮带作用以及思政的研究作用;依托教学督导专家队伍,开展大学生学风建设指导等内容。

 

我校关工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中美以《“三突出三融入”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入心走实》为题,分别从“三突出”:突出党建引领,发挥“五老”作用;突出线上线下联动,营造浓郁氛围;突出“立德树人”,与学生面对面;“三融入”:融入红色资源,让关工委工作往心里走;融入工作重点,让关工委工作往实里走;融入专业特色,让关工委工作往深里走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关工委工作开展情况。

 

在主题交流讨论阶段,与会兄弟院校领导都纷纷表示,作为民办高校要凝聚共识,明确工作方向,强化资源整合。并就增强育人实效等方面交流了已有经验和进一步推进关工委工作的设想。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认识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关工委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作机制保障,发挥民办高校的自身优势,开创性地推进新时代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将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加强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创建“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教育型”的民办高校关工委;积极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同时,也希望在各兄弟院校的共同努力探索之下,共同推动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党委学工部(处)施佳庆 陈旭 稿)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