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正文
立德树人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党建引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记PICH现代服务学院课程思政工作会议
  • 发布人:xuanchuan1
  • 时间:2023-07-14
  • 点击:565
  •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指出,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2023年7月13日,PICH现代服务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召开课程思政工作会议,直属党支部书记朱燕主持会议,院长孙云立、执行院长唐威主讲。

会议开始,朱燕总结了前阶段线下、线上师德集中学习成果。她表示,老师们学习及时、认真,展现了PICH人的风貌,体现了师德学习的成效。


 


“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讲解过程中,朱燕从时间轴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课程思政的发生、发展过程,从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掀起课程思政建设的高潮,到近几年的蓬勃发展,课程思政建设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从横向角度向老师们解读课程思政的主体、地位、作用、内容、特征和功能。她强调,课程思政的起点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新理念、新要求、新任务。课程思政建设就像盐溶于水,要发生化学反应,才能收到成效;要利用好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努力将思政教育的“盐”与专业教育的“汤”相融合,让思政课润物无声地给予学生人生的启迪、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


 


院长孙云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解读课程思政,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相关内容与PICH的理念“专业、独立、创意、快乐”有机结合,形成PICH现代服务学院十六字课程思政元素。他强调,如何巧妙融合,这是需要研究的课题。希望老师们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

执行院长唐威建议老师们认真学习建设背景中的文件,多阅读、多思考、多模仿。在讲话和写作中多运用教育专用语言。利用空余时间多撰写教案,先模仿优秀案例,后打磨、改造。学无止境,要终生学习。要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不可以机械地“填鸭”,要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变才是不变!


 


他又强调,点到为止、画龙点睛。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让课堂教学被思政所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变学生同样需要漫长的过程。老师要以静待花开的耐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等待每一个学生的蜕变。


 


朱燕总结本次课程思政工作会议,并再次强调,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先讲信仰,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点融入教学要自然,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

最后,朱燕要求老师们思考16字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点及其教学方法,并开展专业教研,她希望老师们利用假期读书学习,认真思考,沉淀自己、突破自己。

 

现代服务学院 供稿)

Baidu
sogou